任何一个射手,除了自身客观条件之外,还必须有多年的训练,成本高,不能速成,资源也受到控制。
真要有大战,射手的威力固然枪,但射手消耗也会很大。谁也无法承受大量射手损耗的。这是稀缺资源啊,无法再生的资源。
竹筒枪固然是好,成本也高,但能够速成,其他成本就可容忍。但巫龙知道,竹筒枪的炸膛比率太高,没有伤敌人,自家人却受伤了。
“龙哥,你觉得炸膛是怎么引起的?”杨继业不会直接给出答案,甚至对匠人也不会告诉他们该怎么做,提供一个思路,让这里的人摸索、尝试,然后建立一套理论和实践的基础,然后才可能将整个事情做大。
唯有做大后,自己在文朝才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。
如今的西方世界,快到大航海时期了吧。海外那些人,火炮已经比较厉害,而文朝镇边也有炮火,但之前在露台二层的三尊炮,杨继业看不清,可依旧是实弹打击而已。
炮弹的花样、炮体本身的耐受限度、射程、射速等等,都还没有得到突破。这样的工艺,如果与海外那些强盗对上,胜负难料,没有决胜性的东西,又如何强大文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