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:《后汉书·舆服志》:“安车,立车。”徐广曰:“立乘曰高车,坐乘曰安车。”又按:《晋书·舆服志》云:“按周礼,惟王后有安车,王亦无之。自汉乃有之,有青、黄、亦、白、黑五种。”是安车创自汉,汉以前无有也。人情好逸而恶劳,自是以后,历魏晋,至齐梁,立车遂绝迹,无不安车矣。
汉安车上有蓐有凭
《汉书·周阳由传》:“俱在二千石列,同车未尝敢均茵凭。”又,《世说》:“汲黯与周阳由共车,未尝敢均茵凭。”又,《丙吉传》:“西曹地忍之,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。”又,《五行志》:“或乘小车,御者在茵上。”师古曰:“车小不得回避,而在天子茵上也。”苏林曰:“在茵上坐也。”此皆坐乘之安车也。若立乘之车,则茵凭无所谓均。惟安车亦广,故能容二人并坐。其谦抑自下者,敛身逼处,占地遂狭,故曰不敢均。然安车仍有凭者,以古人车上亦跪坐,非若今世之箕踞,得凭以为扶,则安稳不倚仄;见人亦可式,惟无重较耳。
汉时贵人皆朱轮
《汉书·杨恽传》:“恽家盛时,乘朱轮者十余人。”又,《翟方进传》:“遣使者以朱轮授孙贤。”又,《李寻传》:“将军门九侯十二朱轮。”按《后汉书·舆服志》云:“公、列侯安车朱斑轮。”是朱之中尚有斑文以为美。此制相沿最久,自西汉讫清末二千余年皆如是,惟后世轮朱而不斑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