皖派的学风是“实事求是”、“无征(证据)不信”,这当然是很好的科学精神。可是他们只能依靠许郑去批判别人,却不能依靠真是来批判许郑。他们专力经学,旁及小学(文字学)、音韵、训诂、天算、地理、金石、乐律、典章、制度、校勘、考古等等,凡经过他们整理的古书,解释明确,使读者节省无限的精神,对学术确有极大的功绩。可是这个功绩并不能抵消他们共同的缺点。他们笃信许郑的学说,笃信经是无可怀疑的圣训。经的形成有先后不同的时代,内容有真实和假讹的区别,这些,他们是完全不理的,只要说得合许郑合经文,那就断然下判决了。所以他们标举“实事求是”、“无征不信”是科学的,但得出的结论却未必真是、真可信。
(丙)戴震的哲学
汉宋斗争,汉学战胜了,汉学必须建立自己的哲学,才能防止宋学的反攻,戴震在这一重要事业上,有了很大的成就。震著《孟子字义疏证》、《原善》两书,疏证用训诂学探求孟子本义,尤为一生第一大著作(戴氏自称所以正人心)。疏证主旨在说明理就是条理,条理必据人情作标准,凡不合人情的理,只是些个人意见,一定不是公理。他痛论宋儒谈理的祸害道:“尊者用理责卑,长者用理责幼,贵者用理责贱,不问那个理是否合理,总认为是合理的。卑者,幼者,贱者据理争辩,就是合理也认为不合理,因此在下面的人,不能把天下人的同情同欲(物质要求),达到上面。上面用自己的理责下面,下面的人都成了罪人,被法律杀死的罪人,还有人怜悯,被理杀死的罪人,谁去怜悯他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