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公以桐叶封弟,文王以存原立信,尾生高以守信而淹死,季布一诺千金,这些都成了千古美谈。示信于人,所以能得人;示信于国,所以能得国;示信于天下,所以能得天下。所以老子重视戒除“轻诺”,孔子重视“讷言”。
老子说:“轻易许诺的人,必然少有信用。”
孔子说:“君子不善于言辞,却每捷于行动。”又说:“守信用的人,人们就信任他。”
叔向说:“君子的言辞,守信用而有验证,所以怨恨就远离于他身边;小人的言辞,超越本分而没有验证,所以怨恨很快就上来了。”
子夏说:“君子必须取得信任后,才去役使百姓,不然百姓以为是虐待他们。先要取得信任,然后才去规劝他人,否则君主以为你在诽谤他。”信发自于心,诚发自于意。信出自于口,所以成就于德。
曾经有人说:“黄金不能改变我的言辞,死亡不能改变我的信守。”又说:“信用说出来容易,做起来则困难。小信守于言,大信守于心,君子守言,圣人守心。”这些都是千古名言。
从前明太祖朱元璋,曾经以大胆的行为,使敌人的精壮降兵,都变成自己的骁勇死党。在他起兵攻破采石矶后,长驱直入集庆,水陆并进,先攻破陈兆先的兵营,随即就利用他们。
在降兵中挑选精壮骁勇的士兵五百人,直接归纳于军中。这五百人都感到惊恐不安,朱元璋知道他们内心的想法后,便筹划着怎样才能让他们安稳而不害怕,信任而不怀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