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早写作数字诗的作家是南朝宋时的诗人鲍照,其《数诗》是:
一身仕关西,家族满山东。二年从车驾,斋祭甘泉宫。
三朝国庆毕,休沐还旧邦。四牡曜(yào)长路,轻盖若飞鸿。
五侯相饯送,高会集新丰。六乐陈广坐,组帐扬春风。
七盘起长袖,庭下列歌钟。八珍盈雕俎,绮肴纷错重。
九族共瞻迟,宾友仰徽容。十载学无就,善宦一朝通。
这首五言古诗共二十句,两句为一单元,在奇数句的句首,将一至十这十个数字按顺序置入句中,全诗符合五言古诗的一切规律。这可算是数字诗的正格。
历代诗人所写的数字诗,在歌行体古诗、绝句、律诗中,均有体现,像明方孝孺的《闻鹃》是一首长短句的古诗,诗中嵌入了一至九的数字;旧时习字帖上有一首绝句,或传为元人徐再思所作:“一去二三里,烟村四五家。亭台六七座,八九十枝花。”
唐五代以后的一些禅诗、劝善诗以及偈颂诗等,有的也将数字嵌入句中,但并不一定置于句首,也是正规数字诗的一种变形。越到后来,变化越多,如明代吴承恩《西游记》三十六回中的一首律诗: